一,E-Prime 组成部分 1.实验组成10 部分: 1.Instruction 指导语:“无限时间”,按键消失(注:不要用轻易按到的键),格式为图片(易于排版)。操作性原则:说明先出现什么,后出现什么,被试如何反应。范例: 2.Fixation 注视点:呈现时间500~800 ms,自动消失,大小 30 字号以上。 3.Stimulus 刺激界面: 4.Probecueing 探测线索:出现在探测界面前面,用于去习惯化和让被试做好准备。 5.Probe 探测界面: 6.Feedback 反馈界面:对被试反应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反应。时间:1000~2000ms 7.ISI , SOA, Interval 刺激间隔: ISI:上一个刺激终点~下一个刺激起点。 SOA:前一刺激起点~下一个刺激起点)。两者的关系 SOA=ISI+Duration Interval:刺激与目标,目标和其他界面的间隔时间。 8.Buffer Interval 实验缓冲:500~1200ms。被试作反应后推迟下一个 Trial 的呈现。反馈界面也起到缓冲的效果。 9.Mask 掩蔽界面:400~1000ms,常用于启动效应实验和记忆实验。在记忆实验中,消除刺激的感觉记忆。 10.Exp End 结语界面:1000~1500ms,如,“实验完毕,谢谢您的参与!” 2 .实验程序控制 5 要素 Duration 呈现时间:固定时间,变化时间(设置变量或数组),无限时间(“-1”,“infinite”) Mode 呈现方式(=消失方式):自动(不需要设置),按键(无限时间+设置按键在刺激界面),反应(无限时间 +反应键在探测界面),自动+反应(固定时间 +反应键) Format 呈现格式: 刺激物属性:字符(字体,大小,前景颜色?,背景颜色,下划线),图片(尺寸大小,文件大小,亮度,色调?,饱和度 ?,灰度?,对比度);位置;边框(大小,颜色) Response 反应方式:键盘反应(字母,数字,功能键);语音反应;外接反应键;脚踏板反应 Data logging 数据收集:反应时 Response Time ;RT ,正误 Accuracy;ACC,反应 Response;RESP, 实验流程示意图 3 .实验过程 Procedure: Session Procedure 全过程;CEP Core Experimental Procedure(运行一次是一次 Trial,一个Block=指导语+CEP+结束语) 4.实验设计的4 模式: Paralleling 并联模式:(图B)完成CEP1 再完成CEP2。 Series 串联模式(循环模式):(图C)例子:对 30 个人进行 50 种个性有无的判断。 Counter balance 平衡模式(选择模式):(图D)见 P10(20/224)??是串联和相嵌的结合。 Ne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