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名万物之母母:根本B.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奥妙C.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文:掩饰D.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持守解析:C 项,文:条文,原则。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道可道,非常道B. 有,名万物之母C.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解析:A 项,“非常”在文中的意思是“不是永恒”。C 项,“音声”在文中是两个词,声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组织和节奏叫做音;简单的发音叫做声。D 项,“坚强”在文中的意思是“坚固”。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无,名天下之始②同谓之玄③众妙之门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⑤行不言之教⑥莫之能胜⑦弱之胜强⑧鸡犬之声相闻A. ①③⑤⑧/②⑥/④⑦B. ①②⑤/⑥⑧/③④⑦C. ①②⑤/⑥⑦/③④/⑧D. ①⑤/②③⑥⑦/④⑧解析:①③⑤⑧助词,的;②⑥代词,它;④⑦助词,主谓之间取独。答案:A4. 下列语句从句式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名可名,非常名C,①功成而弗居、②使有什伯之器而B. 有,名万物之母C.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D.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解析:D 项,为省略句,应补出“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其余三项为判断句。答案:D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 5〜9 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已:通“矣”B.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成:成就C.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去:离开D. 安其居,乐其俗俗:习俗解析:C 项,“去”的意思是“失去”。答案:C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①皆知善之为善A4'②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②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①故令有所属DQJ② 虽有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