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用 80 学时 4 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方法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课,是介于一般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系统全面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诸如固体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相变,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以及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材料的属性,熟悉材料的共性,为后继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技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 深入理解 材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 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材料研究、开发和使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材料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奠定理论基础。 2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如材料结构与缺陷,材料凝固与相图,塑性变形与强韧化等,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材料结构,位错理论,合金凝固,二元相图,三元相图,材料强韧化,晶体塑性变形等, 3 .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 教学基本内容 第 一章 材料的结构( 22 学时) 1.1 晶体学基础 1.2 常 见 的晶体结构 1.3 固溶 体的晶体结构 1.4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1.5 硅酸盐结构 1.6 非晶态固体结构 1.7 固体的电子能带结构理论 1.8 团簇与纳米材料结构 1.9 准晶结构 本章重点: • 结晶学 基 础 知 识 (晶体的概 念 与性 质 、 晶体宏 观 对 称 要 素 、 晶体定 向 、 • 单 位 平 行 六 面 体的划 分 、 配 位 数 与配 位 多 面 体的概 念 、 鲍 林 规 则 )。 • 常 见 材料的结构理论与模 型 ( 常 见 无 机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硅酸盐晶体结构分 类 及 特 征 、 固溶 体晶体结构类 型 及 影 响 因 素 、 缺 陷 化学 反 应 表 示 法 、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类 型 及 影 响 因 素 , 玻 璃 的结构) 。 • 给 定 条 件 下 晶胞 参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