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从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看,它是非金属元素内容学习的开端,又是以后学习其余非金属元素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用途”,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引导意义。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 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 3.教学目标的制定 (1)知识与技能 ① 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② 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以及与水的反应。 ③ 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观察氯气与金属钠、铁、铜、氢气反应的实验现象,理解氯气与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的实质。 ②通过观看实验演示,对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进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氯气发现到氯被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体会科学研究过程需要不懈探索。 ②关注氯气具有毒性,能够以绿色化学的角度辩证看待化学带给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二.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教师教法和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和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 [教师提问] 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或用品中含有 Cl 元素? [展示]PPT 展示金秋盐田好风光图片 [教师]现在展示的图片是金秋盐田的美丽景象,这是因为蒸发产生了大量的结晶盐。 [展示]PPT 展示浩瀚的海洋、资源的宝库图片 学生动脑思考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 氯元素在自 然 环 境 中的存 在形 式 。 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增 强 学习的趣 味 性 引导 出 氯元素在自 然界 中的存 在形 式 。 [教师]海水中含盐3%,主要为氯化钠。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上,可以使陆地平均升高150m。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NaCl) [教师]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NaCl、MgCl2、CaCl2等 形 式大 量 存在于 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哪些化工 产品 中存在氯元 素吗? [教师]大家把书翻开到第41 页,阅读第二自然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