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 4学分,课内学时 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学习这门课程为解决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有关测绘问题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水准仪、经纬仪等基本构造原理、操作方法和检验方法,掌握小面积大比例及地形测绘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能正确识读地形图,并从图上取得工程规划中常用的地形资料和数据。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程的后续课 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等。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水利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初步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的基本构造原理、操作和检验校正方法。 2. 掌握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掌握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外形观测的方法和步骤。 3.具有使用地形图取得地形资料和数据的初步能力。 4.了解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员多作练习、实验、实习。 2、辅导教师需要有比较熟练的教学经验,多讲例题、习题。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参见附表 1),重点复习。 五、学时分配 按中央电大要求,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72学时(不含测量实习),4学分。具体安排是,面授辅导 25学时、习题课9学时、小组讨论学 9时、答疑 9学时实验 15学时、期中考试,网上答疑、期末复习由省校统一实施,面授、小组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由分校或教学班实施。期中考试由省校命题(网上发布),分校阅卷(试题答案与省校联系)。 六、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参见附表。 七、考核 1、形成性考核:作业、期中考试及实验成绩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一、 作业和作业批改 作业是学生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要安排学生一定份量的作业,这样学生才能学好考好。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登记。批改作业的建议如下: 1. 作业批改重点是指出学生在分析题意、选用公式是否符合条件和运用公式是否正确、计算技巧等原则问题的错误。 2. 学生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批是指出错误,改是指出正确的分析方法和解题途径,而不单是改正计算结果的数字。 3. 对于常犯原则错误或思路不清,计算出现太多混乱者,可规定学生重做重交;对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