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视觉文化》课时教学计划执教者: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大根开课时间:2006 年 3 月 30 日研究主题:在视觉文化时代,你如何看待美术的价值?课题我与视觉文化教学对象附中高二(2)班学生时间1.5 小时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 能:逐渐深入地了解 “视觉文化”的特点,能举例说明视觉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用视觉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对视觉文化时代美术的价值引起思考。过 程 与 方 法:以小组合作研究、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视觉文化时代信息、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对人的认知、思维和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努力形成“视觉读写能力”参与日益视觉化的文化交流。达 标[布置任务―收集资料―研究(课前)]―概念 1(视觉文化)―实例和理解―概念 2(视程 序觉读写能力)―概念 3(美术是特殊的学习方式)-创作和表达-小结和思考题教师:《我与视觉文化》PPT教 学学生:视觉文化实例、“我和视觉表达”的资料、物质材料、工具和辅助材料(胶媒体水、双面胶、捆扎的线等)等。设计思路:《我与视觉文化》是上海师大附中为扩大高中生的视野而开设的校本拓展性课程,共一个半小时。让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 “视觉文化”的特点,能举例说明视觉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让学生学习用视觉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一主题研究的结果;并对视觉文化时代美术的价值引起思考。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按座位的前后三排的 6 位同学为一组,将全班 48 位同学随机分成 8 组,每组确定小组长;每组根据自己成员的爱好或特点,为自己小组起个有趣的、有创意的组名,并作为一种精神作用于学习活动,这将更有利于产生小组的特点和凝聚力;每组发一份《“我与视觉文化”教学任务书》。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地研究“视觉文化”这一课题,主要参与三项活动:1.寻找、研究并展示“我身边的视觉文化”的事例,同时要注意“视觉文化”的特征,以及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2.用视觉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对某一课题的理解和认识,即确定某一新颖、有趣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做一次视觉化表达的练习,可采取绘画、摄影、立体制作、小品表演、视频、科技成果等方式,在课堂上制作和完善,要求能达意,有美感;最后展示成果,分享创作体会,也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和反思。3.通过学习,回答自己对“在视觉文化时代,你如何看待美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