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论专题》试题 一、简述题(每小题 8 分,7 小题共 56 分) 1、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1. 热爱教育事业 2.了解学生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 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 2、评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评价具有多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选拔淘汰三大功能。 1 .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反思功能。 2 .鉴定水平的功能。这里是指学生评价可以对学生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3 .选拔淘汰的功能。选拔淘汰的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生物新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在鉴定的基础上,对符合某种程度和标准要求的学生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进行淘汰。 3、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程序教学( programmed instru ction )也称程序学习( programmed learning ),是帮助教师将课堂的集体情境改变为个人的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原则: 1.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2.减少线索原则 3.即时确认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4.自定速度原则 5.验证学习原则 4、发现教学可分为哪几个层面,试简要比较其异同。 答:发现教学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分三个层面,即听课中的发现,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去发现。 发现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生有重大意义。它是长期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的产物。近百年来形成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是发现法的理论基础,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的大量经验是发现教学法的实践基础,它在教学中是确实有效的。能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学会技能、培养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强动机、追求感和自信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物教学中,都能提高教学质量。 5、举例说明生物学基础知识中,事实、概括、应用三者的关系及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 如学习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教师做了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块已经凝固的新鲜猪血,表面是什么颜色?用刀剖开血块,血块内部呈什么颜色?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知血块表面呈鲜红色,血块内部呈暗红色,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血块表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血块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