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介绍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它同冬虫夏草一样同归于虫草属。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和冬虫夏草相似,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珍贵药用真菌。 由于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需要养殖蝙蝠蛾幼虫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较大,目前只有一些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解决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矛盾,大量栽培蛹虫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也能给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栽培蛹虫草技术易学,全国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均栽培成功。现把江西省进贤县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配制培养料 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 0.5%、维生素B 1 微量。 将上述物质按配方称量,混匀,分装入500 毫升罐头瓶中,每瓶约装30 克培养料,另加入30 毫升左右的营养水,瓶口包扎聚丙烯薄膜。 二、灭菌、接入蛹虫草菌种 高压0.13 兆帕保持1 小时或常压100℃保持10 小时。灭菌后,罐头瓶内的饭粒不生也不成糊状,饭粒之间有空隙。在接种室接种,每瓶约接入液体菌种 5—10 毫升。 三、菌丝培养管理 保持培养室温度 15—20℃,湿度 65%左右,避光,菌丝阶段在黑暗的环境下发育较快,光线强不易产生子座。因此,本阶段应避光培养。由于蛹虫草是在瓶内生长,空气湿度的高低对其影响不大。 四、子实体生长培养管理 待菌丝布满整个瓶面并扎到瓶底,开始见光,但避免太阳光直射。若培养室光线太暗,可补充日光灯照。菌丝见光后,在培养料表面或四周见有桔黄色色素形成,并出现米粒状的桔黄色菌蕾,菌蕾伸长后即成为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应有温差刺激,子实体培育阶段,温度应为 20℃—25℃,超过 28℃不能长草,湿度应提高到 85%左右,以减少瓶内水分的蒸发,在整个生长阶段,不须去掉封口薄膜,在子实体培养后期,可在封口薄膜上扎几个小孔。 当子实体长高至 5—8 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每瓶加入清水或营养液3—5 毫升,盖好薄膜,继续培养,约半个月可再发生子座,待子座长至 5 厘米以上高时,即可采收。 五、采收、出售 当蛹虫草成熟后,从子座根部剪断,将子座晒干,水分应低于 5%,防止发霉变质,避免折断,用薄膜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食用菌生产大全》方芳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蛹虫草 一、生物学特性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又名北虫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