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保护工作动员会讲话同志们:在全县“两会”刚刚闭幕之际,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汉江水质保护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市汉江水质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刚才,县环保局局长永贵同志通报了全县汉江水质保护工作情况,县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局、冷水镇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会上县政府与各镇和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请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认识保护汉江水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县水资源丰富,平均降雨量950.5毫米,共有大小河沟765条。汉江在我县境内流长39.2公里,从北部自西向东偏南横过冷水、麻虎、城关3镇12个村(社区),在县城下卡子处出陕入XX县区、XX县区境,平均流量847立方米/s。县境内西部冷水水系与东部的白石河水系几乎平行自南向北汇入汉江,我县同时直接汇入汉江的河沟,还有麻虎沟、磨沟、拖板沟和北店子沟。由此可见,我县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线长、点多、面广,任务重,特别是处于出陕断面这样一个敏感的位置,责任就更加重大。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充分认识保护汉江水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汉江水质保护各项工作。(一)保护汉江就是保护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汉江从古到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20XX儿女。历史上,汉江就是黄金水道,汉江航运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为南北交通畅行奉献了两千多年,明代以前主要用于军事和漕运,明清至民国时期则转为客货运输,20XX凭借汉江交通之利,可上达汉中,下抵武汉,成为商贾活动之要地,称为“小汉口”。三秦、巴蜀、荆楚、晋豫、湖广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20XX风土人情,孕育了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聪明秀慧的20XX人民。新的时期,第1页共8页利用水能进行梯级开发,汉江将为我们做出新的巨大贡献,如投资近30个亿的20XX电站建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6.1亿度,可实现收入约2.5亿元,创税5000万元。所以说,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汉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二)水危机更加凸显汉水资源的宝贵。大家知不知道,我国人均淡水量2260立方米,只相当世界人均的25%,在全世界被排为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我国660个城市,有440个城市缺水,其中136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3亿人在饮用超标水,1.3亿人在饮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农村有30%以上的人口饮用水存在安全威胁。缺水、水污染是全世界的共性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人类生存难题。20XX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我省水资源也十分匮乏,全省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每年排入河道的废污水超过10亿吨,1/3以上的河段水质处于三类以下,关中和陕北一些地区几乎到了“有河皆污”的地步;全省年供水缺口超过20亿立方米,特别是关中和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国际最低需求线的30%和70%。“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因对当地资源的占有、利用、开发而生生不息。汉江水资源同样应该是沿岸人民幸福的源泉。汉江水作为一种资源,它是属于汉江两岸人民的共同财富。煤有挖完的一天,油气有抽干的一天,只要太阳存在,绿色植物存在,汉江水资源将万世不竭,只有我们认真履行职责,保护好水质,守护好这一江清水,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供水、输水责无旁贷”,“卖水、买水天经地义”,“权责对等”的这一天也终将到来。因此,汉江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所以,我们县目前总体来看水资源形势基本平稳,大家应当倍加珍惜。(三)保护汉江水质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由于长期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汉江仍是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中组部部长、第2页共8页原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安康视察时曾指出,生态对安康来说,是宝贝、是生命,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