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2页例3。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例1、例2的学习,认识了“倍”,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建立“倍”的模型。 (三)学习目标 1.在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用“线段图”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 2.借助线段图,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学会看线段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先摆一摆,再填空。 (1)第一行摆 4根小棒,第二行摆 2个4根。第二行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2)第一行摆 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 )个2根,是( )根。 (3)第一行摆 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了( )个3根,是( )根。你有什么发现? (二)课堂设计 1.复习旧知 (1)看图列算式 ① ② (2)说一说 填一填 ① 6个5是( ),2个7是( )。 ② 40÷5=( ),因为40里面包含有( )个5,所以40是5的是( )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新课的学习找到着眼点,对乘法意义和倍的关系进行回顾,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准探究的“起始点”。】 2.问题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有关“倍”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例题探究。 ①阅读理解 课件出示主题图,自己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②尝试解答。 学情预设:象棋的价钱是32元,算式:8×4=32(元)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他的解答是否正确? ③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尝试独立画图分析这道题目。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研究要论画图的方法,怎样画图能简洁、清晰地表示这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④小结画线段图的方法并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