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是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主要表现为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心电图上 ST 段抬高,酷似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包炎等图形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简介早期复极综合征又称“提早复极综合征 ”,是心电复极异常疾病的一种,为生理性心电图变异,多数情况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良性临床过程,但由于其心电图改变的机制与病理性Brugadar 综合征、预料不到的猝死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及急性心肌缺血有相似之处,故对其良性的一面有新的认识。同时其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改变,极易误诊为其他器质心脏疾病,故其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疾病概述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心脏传导或电生理异常,并非器质性心脏病征象,多数无任何症状。部早期复极综合征分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ERS 患者长期随访X 线胸片、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和各种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ERS 是良性心电图变异,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若合并神经循环异常,可给予对症处理,胸痛可给予止痛剂,严重时可给予硝酸甘油制剂,若出现心律失常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预后:ERS 只是正常心电图变异,预后良好, ST 段抬高随年龄增长,可减轻或恢复正常.ERS 是心电图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ST 段抬高,临床上无症状,属正常心电图的变异。疾病病因1936 年 Shipley 和 Hallarua 首先注意到在部分受检心电图患者中,ST 段有特征性的抬高,而这部分患者临床早期复极综合征又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根据近些年,随着心电图的广泛应用S 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认为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有关这种改变应属于正常变异。可能因素ERS 的发生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心肌心电复极的变异有人认为ERS 系因心内膜下部分心肌在整个心室除极尚未结束提早复极的结果多见于前壁心外膜下心肌故 ST 段移位以 V2~V4 为显著因而称之为早期复极综合征。交感神经兴奋性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ERS 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运动员, 绝大多数有心动过缓睡眠时ST 段升高更为明显。但用阿托品并不能使ERS 的特征性心电图消失而运动或体力应激时随心率增快ST 段可降至正常甚至全部ERS的特征消失,故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迷走神经的影响减弱有关。房束道可能与附加的房束道有关有些研究者认为,ERS 可能存在房束道是预激综合征(WPW) 的一个亚型因为部分ERS早期复极综合征可见 P-R(Q) 间期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