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最终稿(2001.11.21)

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最终稿(2001.11.21)_第1页
1/52
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最终稿(2001.11.21)_第2页
2/52
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最终稿(2001.11.21)_第3页
3/52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 1 第一章 背 景 过去的二十年,上海实现了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未来二十年,这种趋势将得到延续和巩固,这将为上海市民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城市交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它对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现。 一、城市与交通 1.1上海是一个市域面积6340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地处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三角洲前缘,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1992年起连续三个“三年大变样”使上海发生了巨大变化,浦东大规模开发开放,全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区面积成倍拓展,城市人口逐步增加,交通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1.2未来二十年,上海将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以下简称“四中心”),发挥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基本形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局,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上海区位图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 2 二、交通成长历程 1.3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交通设施的高强度投入、快节奏建设,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道路容量不断扩大;同时,公交服务质量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提高,长期积累的乘车难、道路交通拥挤等矛盾得到了明显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本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3.1设施规模扩大。九十年代,道路里程增长了40%,达到6829公里,其中郊区高速公路达到91公里;“九五”期间,公交线路长度增长了25%,达到23260公里;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的三条线路,总长65公里的规模;机动车总量增长了4倍,达到104万辆(其中非郊区牌照约 69.8万)。 1.3.2运营服务改善。九十年代公共汽、电车高峰小时高断面平均乘客站立面积从 0.12平方米提高到0.2平方米,出租车逐步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地铁为市民提供了快速、准点和舒适的服务,货运出租车为市民购物提供了方便;中心区高架快速路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三横三纵”等一批主、次干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建和拓宽,中心区地面道路平均行程车速从 12公里/小时提高到15公里/小时。 1.3.3管理水平提高。通过需求管理,保持机动车与道路容量平衡增长;增加高科技的投入,不断扩大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的使用范围;实施多次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效率。 1.3.4支持城市发展。交通设施的增长促进了投资需求和交通消费的提高,支撑了房地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最终稿(2001.11.2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