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介作用于调节作用:原理与应用

中介作用于调节作用:原理与应用_第1页
1/48
中介作用于调节作用:原理与应用_第2页
2/48
中介作用于调节作用:原理与应用_第3页
3/48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原理与应用 姜永志 整理编辑 1 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概念原理 1 .1 中介效应 考虑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如果X 通过影响变量M 而对Y 产生影响,则称M为中介变量,中介变量阐明了一个关系或过程“如何”及“为何” 产生。 例如,上司的归因研究:下属的表现→上司对下属表现的归因→上司对下属表现的反应, 其中的“上司对下属表现的归因”为中介变量。 假设所有变量都已经中心化(即将数据减去样本均值,中心化数据的均值为0)或者标准化(均值为0,标准差为1),可用下列回归方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图 1 是相应的路径图):其中方程(1)的系数 c 为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总效应;方程(2)的系数 a 为自变量X 对中介变量M 的效应;方程(3)的系数 b 是在控制了自变量X 的影响后,中介变量M 对因变量Y的效应;系数 c′是在控制了中介变量M 的影响后,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直接效应;e1-e3 是回归残差。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indirect effect),即等于系数乘积 ab,它与总效应和直接效应有下面关系: Y =cX +e1 (1) M =aX +e2 (2) Y =c' X +bM +e3 (3) c = c′+ab (4) 简单中介效应中成立,多重中介效应不成立。 中介效应的因果逐步回归法模型 1.2 调节效应 如果变量Y 与变量X 的关系是变量M 的函数,称M 为调节变量。就是说,Y 与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 的影响。调节变量(moderator)所要解释的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也就是说,当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时,这个其它因素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种族、学校类型等),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它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方向(正或负)和强弱,调节变量展示了一个关系“何时”和“为谁”而增强或减弱。 如,学生一般自我概念与某项自我概念(如外貌、体能等)的关系,受到学生对该项自我概念重视程度的影响:很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好会大大降低其一般自我概念;不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好对其一般自我概念影响不大,从而对该项自我概念的重视程度是调节变量。 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变换(即变量减去其均值,但现有文献发现中心化并不能改变调节的效应量。 Y =aX +bM +cXM +e (1) 调节效应的基本模型 1.3 中介效应与间接效应的联系区别 中介效应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介作用于调节作用:原理与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