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 、 自 我 管 理 的 大 成 :佛 家 文 化 中 的 “无我 ”与“舍法” 佛家文化以宇宙时空观来看待人类、看待人生,旨在使一个悲观的人类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类,并教育人不断地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永远向着佛道迈进。人类为什么是悲观的呢? 因为人一生下来最终的结果是死亡,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苦难,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就是想让人类在精神上摆脱这样的命运———他放弃了优裕的贵族生活,苦苦修行,最后以包含宇宙的胸襟创立了佛教,以无限的时空看待永恒的生命。 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生与死是一回事,那不过是物理形态上的变化,生命是永恒的。 后继的佛陀们沿着佛祖的足迹,继续探索宇宙的真谛。他们看到人不能光为理想而活着;还要为当下而活着,于是让人们追求无念、无住、无相、无我的境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以忘我的舍法之境界最大限度地普渡众 生。后来毛 泽 东主 席 倡 导 全 心 全 意 为人民 服 务 的思 想,抱 着只求耕 耘 、不求收 获 的信念默 默 地发挥 好自己 的社会作 用 、为他人谋 幸 福 ,也 体 现 了他博 大、慈 爱 的胸怀 。忘我就是忘掉 我,我是什么? 我是由 非 我之因素 构 成的,比 如 财 富 、权 势 、美 色 、莫 名 的烦 恼 等 等 。如 果一个人在工 作 、劳 动 的时候 ,大脑 一直 被 一些 无谓 的东 西 占 据 ,诸 如 名 、利 ,还为一些 纠 纷 而耿 耿 于怀 ,更有甚 者 ,坐 在飞 机 上,总 担 心 飞 机 会掉 下来———这些 忧 虑 令 人苦不堪 言 ,哪 能干 好工 作 呢?如 果从 能量 的角 度分 析 ,一有念头 ,能量 即 被 占 用 ,用 公 式 表 示 即 为: 能量 剩 余 ( 现 有能量 ) =能量 来源 -能量 占 用 全心 全 意 =身 体 状况 -占 用 ( 财 、色 、权 、烦 等 ) =忘我 能量 占 用 越 多 ,剩 余 能量 越 少 ,做事情的状态就越 差 ;如 果剩 余 能量 是负 数 ,那就最好什么也 不干 ,否 则 能量 透 支 ,身 体 一定 会出 问 题 。反 之,能量 占 用 越 少 ,剩 余 能 量 就 越 大 , 人 的 精 神 状 态 就 越 好 。 当 能 量 占 用 等 于 零 时 , 人 就 达 到 了 忘 我的 境 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