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哲 学 史 名 词 解 释 尚 同 : 上 天 “ 选 择 天 下 赞 阅 贤 良 圣 智 辩 慧 之 人 , 立 以 为 天 子 ”, 立 以 为 三 公 、 万 国 诸 侯 ,以 至 左 右 将 军 、 大 夫 和 乡 里 之 长 , 社 会 成 员 自 下 而 上 尚 同 于 天 子 之 “ 义 ”; 并 且 “ 上 有 过 ,规 谏 之 ”。 社 会 成 员 的 意 愿 层 层 上 达 , 庶 几 天 子 及 其 以 下 的 各 级 官 吏 按 共 同 的 “ 义 ” 行 事 ,从 而 实 现 “ 天 下 治 ”。 并 且 , 天 子 的 行 为 是 否 合 于 天 下 之 义 , 必 须 据 其 是 否 尚 同 于 天 。 这 就阻 断 了 最 高 统 治 者 自 行 又 自 断 其 政 的 可 能 性 。“ 夫 既 尚 同 于 天 子 , 而 未 尚 同 乎 天 者 , 则 天 灾将 犹 未 止 也 。 故 当 若 夫 寒 热 不 节 , 雪 霜 雨 露 不 时 , 五谷不 熟, 六畜不 遂, 疾灾 戾疫, 飘风苦雨 , 荐臻而 至 者 , 此天 之 降罚也 , 将 以 罚下 之 人 之 不 尚 同 于 天 者 也 。” 尚 同 是 与尚 贤 相辅而行 的 行 政 管理原则 .墨子 认为 ,政 令不 一,只能 导致社 会 纷乱.尚 同 与尚 贤 一样,是 "为 政 之 本".墨子 的 尚 同 思想是 高 度的 集权主义 ,实 施自 上 而 下 的 控制与有 效管理. 四端: 四端是 儒家称应有 的 四种德行 。 是 孟子 思想的 一个重要内容, 也 是 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 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 的 “ 四端” 是 指:“ 恻隐之 心, 仁之 端也 ; 羞恶之 心, 义 之 端也 ;辞让之 心, 礼之 端也 ; 是 非之 心, 智 之 端也 。” 孟子 认为 恻隐、 羞恶、 辞让、 是 非四种情感是 仁义 礼智 的 萌芽, 仁义 礼智 即来自 这 四种情感, 故 称四端。 在《孟子 ·公 孙丑上 》和 《告子 上 》均有 论述。 天 殷周人 指最 高 的 人 格神, 宇宙的 主宰。 春秋之 际社 会 动荡, 天 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 既 承认主宰之 天 , 以 文之 灭兴决定于 天 , 又 指自 然之 天 。 墨子 非命, 却提出“ 天 志” 以 赏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