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第3页
- 1 -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酝酿期:1840-1898; 发生期:1898-1917; 发展期:1917-1949 (1)1917 五四运动前夕—1927 大革命失败 (2)1927 大革命失败—1937 抗日战争爆发 (3)1937 抗战爆发—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二)现代文学的源头、前奏—近代文学 (1)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导致哲学思潮上的“求变”,外来哲学思潮(如《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的引进,推动了文学思潮的更替、发展。 (2)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维新运动和思想解放高潮兴起,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五四新文学的质变(从封建贵族文学向平民大众文学的转变),早已蕴藏于近代文学的量变之中,《官场现形记》等现实主义谴责小说出现。 (3)近代鸳鸯蝴蝶派文学、言情文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成为现代言情文学的源头。 (4)近代翻译文学是产生五四新文学的外因。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译介,强化了民主意识、自 由 精神和科 学精神;外来文体 、文风 、口 语 特 点 成为白 话 文运动的外因基 础 。 (三 )近代对 文学优 秀 传 统 的激 活和发展 (1)文学发展观 的启 示 ;强调 “变易 ”的思想,康 有为的“善 变以 应 天”、龚 自 珍 的“自 古 及 今 ,法 无 不 变”等求新求变思想与 传 入 的西方进化论思想影 响 结 合 ,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2)“经 世 致用 ”传 统 的发展;主张 文学应 与 “当 世 之务 ”相 结 合 ,为社会现实服 务 。 (3)启 蒙 文学思想的影 响 ;反对 程朱 理 学对 人的情感 和个 性 的束 缚 ;摒 弃 儒 家 中庸 哲学思想的“温 柔 敦 厚 ”的美 学原 则 ;对 世 俗 生活和普 通 人情的注 意;人物 塑 造 的个 性 化趋向。 “诗 界 革命” ——梁 启 超 提 出。他 以 为,中国如果 没 有“诗 界 革命”,那 么 诗 运就 将 断 绝 。他 认 为“诗 界 革命”应 达 到 三 个 标 准 :“新意境 ”,“新语 句 ”,“要 以 古 人之风 格 入 之”。所 谓 “新意境 ”:就 是“理 想 之深 邃 闳 远 ”;所 谓 “新语 句 ”:指 来自 欧 美 ,表 现新思想的名 词 术 语 。所 谓 “古 人风 格 ”,就 是要 “渊 含 古 声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辰2+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资料和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