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 ,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 1 .初步情况分析; 2 .非正式调研; 3 .确定调研目标; 二,正式调研阶段: 1 .相关信息的来源, 2 .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3 .实地调查; 方法:1 .档案记录法;2 .调查研究法。 2 ,说明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结构图的制作方法。 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 二,制作方法:1 .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2 .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 .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 .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 5 .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3 ,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步骤: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 .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 2 .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 .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 .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 .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察记录; 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 4 .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案:(一)测时前的准备 1 )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 )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 3 )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 2 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二)实地测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