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蝴蝶》教学设计 宁波外事学校张玉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赏析来感悟小小说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探究,提高对小小说悲剧美的分析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复杂的情感及本文凄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把握悲剧美的表现手法。 【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是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方面他们多才多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创作能力强,对信息化手段介入教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他们情窦初开,情感丰富,对爱情认识较为单一,却又重情重义,亦师亦友的我有必要加深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和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法/学法】 教师依托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法、词句圈划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读鉴赏共同来完成本堂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基于微博良好的学生粉丝基础,按照惯例,我在微博上发起课文话题,学生预习后在微博上畅所欲言,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最常用的信息化手段进行预习和交流,为课堂造势,在课前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情感基调。) 2、要求学生在 eLearning校园教学资源库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广博的学习资源开拓了学生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引导学生课前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同课题微电影。 (设计意图:这种新颖的自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悲剧美的体验,尤其对学习作者高超的小小说谋篇布局技巧大有帮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诗歌导入,课堂造势 — — 蓄“蝶”之势 (2分钟) 在学生朗诵诗句后, 过渡:这是一首感动我们每一个人的诗歌,世上本因有爱而精彩,而爱却因有遗憾和无奈而让人更为感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台湾作家陈启佑倾情撰写的、一个充满遗憾和无奈的爱的故事《永远的蝴蝶》。 全班齐声朗诵泰戈尔《飞鸟集》中最能表现课文主题的诗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这些饱含情感、琅琅上口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学习目标,拉近与学生的 情 感 距离,使其形成高涨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