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组成员: 丘柏青 2 0 1 2 4 1 4 1 0 2 1 3 郑宜武 2 0 1 2 5 1 2 0 8 1 1 3 钟喜 2 0 1 2 5 1 2 0 8 1 0 6 2 一、简介 1 9 9 5 年 5 月 1 3 日,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央批准兴建;1 9 9 6 年 3 月 1 日动工,1 9 9 7 年 4月建成,4 月 1 8 日正式开馆。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题写了馆名。 何香凝美术馆,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美术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建筑设计力求体现何香凝女士一生的品格和庄重、实效、适度的原则。力求在现代建筑中隐含中国传统,点明它展出国画家作品的主题。 何香凝(1 8 7 8 .6 .2 7-1 9 7 2 .9 .1 )女,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芳村区)人。是我国著名革命家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不仅是位社会活动家、爱国者,还是我国知名的女国画家。 3 二、总平面分析 它坐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华侨城,毗邻驰名中外的三大文化旅游景区“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西门入口紧相连。 在现场,首先注意到的是道路的状况。建筑正对着的是城市的干道(深南大道),车流比较密集快速。同时美术馆的周边建筑比较稀疏,没有一种很强烈的都市感,反而略带郊区的悠闲。美术馆建筑周边以树木环绕,而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石林从其西侧向后延伸。 建筑是对此基地所作出的处理是将建筑远远地退离车来车往的道路,通过下沉广场使之与道路分隔开,入口以二十余米地人行天桥与人行道相接。这种处理方法使美术馆能 够 得 到一个 相对安静 的空 间 ,一个 更 加 休 闲和生 态 的空 间 。建筑地下一层 ,地上 两 层 ,嵌 入基地,避 免 障 景。下沉广场里 东 西向带状水 池 、水 池 上 东 西向的入口弧 墙 ,两 者 隐 约 地强化的入口广场与道路平行的轴 向关系 。事 实 上 ,建筑的功 能 是在东 西与南北 两 个 轴 线 的相互 转 换 中展 开的,例 如从入口到常 年 展 区的路线 是沿 南北 向纵深展 开的,而常 年 展 区与临 时展 区之间是通过延东 西向的走 廊 转 换 的。 总平面图 4 三、功能分布 何香凝美术馆首先在功能分区上采用的是分层管理的方法,一层主要作为内部作业工作区,包括会议室办公用房、报告厅、画室、培训中心、裱画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