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教 规范办学 学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和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建立健全招生工作责任制,校长为学校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班子成员严于律己,带头执行招生纪律,不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搞不正之风,谋取不正当利益;教师不准向家长作任何承诺或许愿,不准以任何理由向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不准为子女或亲友的子女入学托人、说情。实行按学生户籍所在地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学区内适龄学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不设快慢班、实验班、重点班。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卫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有经过上级部门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兼职教师。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坚持“让孩子唱起来,跳起来,笑起来”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拓展大课间活动内容,做到全员参与,兼顾个体;探讨游戏项目,形成特色。每到大课间时间,在老师的参与下,不仅有操场上整齐的列队长跑、广播体操,还有集体舞、毽子、沙包等游戏活动,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竞技的赛场。 提高师德修养 规范从教行为 学校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工作。通过“师德演讲台”、“师德大讨论”、“教师读书交流沙龙”等形式,让教师在个人展示、相互交流中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同时通过加强学习、签订承诺书、自查、学校督查等方式,杜绝教师乱收费、乱办班、乱购买资料的“三乱”现象发生;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学生;建立健全“五评”制度,坚持教师自查、学校评价与教师互查、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作为对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学校向家长和社会公开承诺“五不”(不违规办班、不违规收费、不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用书、不违规让家长购买物品、不以权谋私)内容,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不定期组织专人突击检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