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2)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2•能力培养:(1)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3)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4.重点、难点突破措施:(1)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阅读教材,提高自学能力、概括能力。(3)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明确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2.学生认定目标(1)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2)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3)对图片等内容进行观察、想象,用语言叙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4)学习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光大。(5)明确唐文化远播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3.导学达标:(一)唐都长安唐朝的都城在哪里?今天的哪个城市?讲明长安城和西安城的规模的不同。(今西安城在唐都长安城的北部居中)。播放《长安概况》,投影《长安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