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会考复习课——第一册 第 1 、2 课时 总第 1 、2 课时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技术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一章知识要点,强化练习巩固。 教学重点:详见以下考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2 课时(理论上机连上)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练习,上机测试 教师活动:讲解、点评、单独辅导 教学过程: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二节 【考点解析】 1 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 2 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 ② 价值性 ③时效性 ④共享性。 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能判断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征。 3 信息技术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 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② 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 的局 限 ③ 印 刷 术的发明 ,为 知识的积 累 和传播 提 供 了更 为 可 靠 的保 证 ④ 电 报 、电 话 、广 播 、电 视 的发明 和普 及,进一步 突 破 了时间与空 间的限 制 ⑤ 计 算 机技术与 现代 通 信技术的普 及应 用,将 人类社会推 进到了数 字化的信息时代 。 要求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 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②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③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5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学生练习】信息技术模拟练习第一套(上机) 【教师讲解】练习要点知识 附第一套练习答案: 【考点】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和特征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 第一、二节 【考点解析】 1 信息加工含义及目的(P40)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断、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使收到的信息满足我们的需要。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2 信息加工的重要性(P40) 3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①记录信息 ②加工信息 ③发布信息 ④存储 信息 4 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P41):人工到计算机、各自优缺点、计算机不能取代人工 5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