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5 第三篇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仪器的基本功能是借助于光学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来实现的。光学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仪器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光学系统设计是光学仪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本部分的目的是使读者获得光学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通过必要的设计实践以掌握光学设计的初步能力。 光学设计工作大体上可分四个阶段: 一、根据仪器的技术参数和要求,考虑和拟定光学系统的整体方案,并计算其中各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组成部分的高斯光学参数; 二、选择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型式,并查取或计算其初始结构参数; 三、逐次修改结构参数,使像差得到最佳的校正和平衡; 四、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价。 上述各个阶段性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期工作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后期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甚至会决定设计工作能否成功。 光学系统的整体方案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应该力求在满足仪器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寻求一个简单易行、便于装调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相应地,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光学性能参数也应根据整体要求定得恰如其分。 选择结构型式是光学设计中的重要一步,可能导致设计的成败。现在,各种用途的光学镜头已积累起种类甚多的结构型式,它们有各自的像差特征和在保证像质时可能达到的相对孔径和视场,有些型式还能在工作距离或镜筒长度等参数方面达到其特殊要求。因此,基于对已有结构型式基本特征的全面了解,有可能挑选到符合要求的型式。但应注意到,随着对镜头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者还应不断探求和研究新的更佳结构。 镜头初始参数的获得一般采用二种方法,一是根据初级像差理论求解满足初级像差要求的解,另一种方法是在已有的设计成果中选取性能参数相当的结果作为初始参数。 像差的平衡是一项通过反复修改结构参数以逐步逼近最佳结果的工作,这在过去以人工计算光路时,工作量是很大的。计算机应用于光学设计后,先是取代了繁重的光路计算,随后又用于像差自动平衡,才根本上改变了光学设计的面貌。应用像差自动平衡方法,能充分挖掘出系统各个结构参数对像差校正的潜力,不仅极大地加快了设计进程,而且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 在认为像差已全面校正和平衡到良好程度后,需对像质作全面评价,以决定设计结果是否已达到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求,仍需继续做像差平衡工作;如果属于结构型式的局限或初始参数不合理,应另选结构型式或另定初始参数,并重复前面的工作。 任何光学系统都是由许多光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