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9) 自1901 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起,至2006 年为止,全世界有476 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有162 人。 在这476 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 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 1911 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 巴丁)获得1956 年与 1972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 居礼)和 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 居礼)夫妇获得1903 年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包含有5 对父子。共同得到 1915 年物理奖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别得到 1906 年物理奖和 1937 年物理奖的是 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汤姆逊父子);分别得到1922 年物理奖和 1975 年物理奖的是 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尔父子);分别得到 1924 年物理奖和 1981 年物理奖的是 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赛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10 位女性科学家。其中得到物理奖的是 1903年得奖的 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 居礼)与 1963 年得奖的 - 2 - Maria Goeppert Mayer(玛丽雅‧ 梅耶)。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 6 位是华裔科学家。分别是 1957 年物理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1976 年物理奖的丁肇中;1986 年得化学奖的李远哲;1997 年得物理奖的朱棣文;1998 年得物理奖的崔琦。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时间 姓名 中文译名 国别 获奖原因 1901 年 J.H.van't Hoff 范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 年 E.FischerE.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 年 S.Arrhenius 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 1904 年 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 1905 年 A.von Baeyer 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 年 H.Moissan 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 1907 年 E.Buchner 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 年 E.Rutherford 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 年 F.W.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 1910 年 O.Wallach 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