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MicrosoftWord文档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1/13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2/13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3/13
1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 王义然 音韵学界把汉唐之间称为中古时期。中古时期,杨雄的《方言》和许慎的《说文解字》相继问世,国人开始重视汉语语音的研究。特别是魏晋以来,人们编纂韵书,创造反切注音方法,创制字母,编制等韵图,音韵学研究热火朝天。然而,正在这一热潮还处于持续状态的时候,人们却隐隐感到,似乎发生了一场语音演变。到宋代末期,问世不久的《广韵》与当时的实际语音就大相径庭,连科举考试中的韵文写作都不能直接按《广韵》去评判。至今人们对历代韵书与实际读音不符的问题,仍感大惑不解。不少论著,都用语音演变作解释。最近,笔者潜心研究中古语音的韵母系统,发现历代韵书存在共同的缺陷,并在分析这些缺陷的过程中,找到了前人对中古韵母系统的正确归纳,揭示出中古语音韵母系统的本来面目,证明了中古语音与现代语音是基本一致的。故撰此文以告世人。 一、历代韵书的共同缺陷 1、韵书的起步与发展。韵书是分韵编排的字典,采用反切注音,按韵分部,为写作韵文者检查押韵之用。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久已不传。魏晋之后韵书编纂形成高潮。隋代陆法言编纂《切韵》。《切韵》是六朝韵书的集大成者,被学界一致推定为重要的音韵学著作,是中古语音的典型代表。《切韵》出现之后,六朝韵书逐渐销声匿迹。唐代孙愐为《切韵》增字加注而作《唐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961–1017)、丘雍等奉诏重修《切韵》,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增字加注,更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切韵》、《唐 2 韵》均已失传,一脉相传的《广韵》至今尚存。《广韵》是韵书发展鼎盛期的标志,也是历代学者研究中古语音最重要的参照。 2、韵书的韵目和韵部。韵书的分部方法是,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便是一个韵部。每一韵部,取其中一字作标目,称为韵目。按照这种编排方法,如果不考虑声调因素,每一个韵目就应当对应着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韵母。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中古时期的韵母系统一直扑朔迷离。韵书的部目划分,从一开始就非常繁杂,后经多次增补,越来越繁杂。《切韵》原书久佚,近几十年发现几种唐写本韵书,人们据以考定原书共分一百九十三韵:平声五十四,上声五十一,去声五十六,入声三十二。而《广韵》全书共分二百零六韵:平声五十七,上声五十五,去声六十,入声三十四。 《广韵》把韵书的分部扩充到了极致,它与实际读音的不符也充分显示出来。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MicrosoftWord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