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修复常识 Ⅰ.认识古籍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古籍文献是它们不可或缺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装帧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今天,对于古籍,我们已经有些陌生。在新的世纪,回顾经典,让我们重新走进它们,重温它们昔日的风采与荣耀。 1. 古籍的装帧形式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典籍文献,随着朝代的变迁,它们的装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现今保留下来的古籍有卷轴装、梵夹装、龙鳞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以及金镶玉等。下面就大家常见的古籍的几种装帧形式做一个简单介绍。 卷轴装: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到唐代。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式,直接承接了帛书的形制。其特点是将书叶按顺序粘成一长幅后 ,末 端 粘接木 制或其它材 质 的圆 轴,首 端 粘接细 木 杆 ,然 后 以尾 为轴心 向 前 卷收 形成一束 。 经折装:这 种装帧的特点是将书叶按顺序粘成长幅形成卷子后 ,再 按一定 的尺 寸 左 右 反 复折叠 成册 ,再 粘接封 面、封 底 。这种装帧源 于折叠 佛 教 经典,故 得 此 名 。因 奏 折也用 这 种形式,故后 来也叫 “折子本”。 线装:线装是书籍册 页 制度 的晚 期 形式,从 包背装演 化而 来, 1是中国古籍装帧的最后形式。明代中叶出现,清代最为盛行,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然后用线把书叶连同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2. 古籍书册各部位名称 卷轴装之后出现的各种书叶折叠的装帧形式泛称为册装书籍。又要有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一册书由书衣(皮)、书签、副叶(护叶)、封面、书叶等部分组成,每册书又由书头(首)、书脚、书根、书口、书脑、书背、书角等部位组成。见下图一。 图 1 23.古籍书叶各部分名称 版式,即雕版或活字印刷版面安排的样式。古籍书叶的版式自五代、宋朝以来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式样。见下图二。 图 2 4.古籍的装具 很多制作考究的古籍,为了更好的存放,除了为它们建造条件良好的书库,配置名贵防蛀木材的书柜,经常也给它们量身订制合体的“外衣”——帙、函、套、夹板等。古籍的装具有很多种,从形式上分,有书帙、书函、书套、夹板、书柜等;从材质上分,有石制、木制、丝织品类、棉类等。具体的种类形式更是变化多样,琳琅满目。制作考究的装具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