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总结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总结_第1页
1/8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总结_第2页
2/8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总结_第3页
3/8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总结 首先,给大家的是可摘义齿教学与临床应用的总体思路 A 肯氏分类 B 就位道的确定,支持形式的确定 C 各个部件的设计:人工牙、固位体、连接体、基托 本思路只有 3 个大点,即 ABC,这样能方便记忆和理解. 首先讲解的是:可摘义齿的教学部分 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向来都是修复中比较难以理解的一个科目,尤其是可摘局部义齿,更是让很多的学生云里雾里,不知道老师在上面念的是什么天书.在这个部分,只讲解局部义齿的教学,全口义齿以后有机会再做论述. A 肯氏分类 我们来看图片: 肯氏一类,双侧游离缺失 肯氏二类,单侧游离缺失 肯氏三类,缺失前后均有基牙 肯氏四类,前部缺失 亚类是除确认缺失分类以外存在的缺隙,四类无亚类。 如 76/67 缺失为肯氏一类,7643/67 缺失为肯氏一类的第一亚类,7643/467 缺失为肯氏一类的第二亚类。 上面的东西都比较的好理解,如果确实有人不理解那你就真的没有办法往下学下去了...... B 就位道 请你先背下面的4 点 1 定义,是指义齿戴入的角度和方向 2 模型向哪边倾斜,哪边的倒凹增大,义齿从相反的方向就位。 如模型向后倾斜(绝大部分都是向后倾斜的),基牙远中倒凹增大,义齿从前向后就位。 3 均凹法,将基牙的倒凹做平均分配。 4 调凹法,将基牙的倒凹适当的集中在一端。 可能有人要问,倒凹是什么?先来看下面的图 通过上面的图形相信大家都清楚了什么是倒凹。在有的加工厂,则叫做倒扣、扣位等等。(以下的内容为 C 部分的固位体当中的知识,因为跟这里的关系密切,所以先提前在这里讲解。) 倒凹的确定依靠观测线,即观测线以下则为倒凹区。根据模型的倾斜方向,可以把观测线分为一、二、三型观测线,相对应的为 I、II、III 型卡环。 一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对应 I 型卡环。 二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对应II 型卡环。 三型观测线为,基牙向颊侧或者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对应III 型卡环。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先看到下面的图形: 图形上已经表示了卡环的类型,请大家仔细想想上面的话,尽快理解。 I 型卡环的固位、支持、稳定都非常好。所以用在健康,稳固的基牙上。 II 型卡环的固位,支持都不错。而且对基牙的损伤较小,在肯氏一二类中经常用到,尤其是下颌。 卡环就有点像人的手,I 型是两只手抱着,II 型是两只手托着。 III 型用的较少 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