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_第1页
1/91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_第2页
2/91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_第3页
3/91
各方态度 当地居民态度 反对建怒江水电站 资源 2007-05-29 20:01:52 阅读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3 座水坝开发东方大峡谷腰斩怒江是耶非耶 2004 年03 月16 日 青年参考 美国《纽约时报》 王冲编译 在中国环保界流传一个并不可笑但寓意深刻的笑话:一位水利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同览江水奔涌的云南怒江时,水利学家叹息道:“这么多水白白流失,可以发多少电啊!”生物学家也叹息道:“千万要保护这自然的杰作,破坏了是要遭惩罚的。 ” 这两声叹息如今真的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自去年6 月起,云南省和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决定在怒江上修建13 座水坝。消息传出,国内学者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展开了多次论战。今年,争端进入国务院视野,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怒江项目让村民“深入云端” 山在怒江上,山里的村庄像是高高悬空,农民在这里种植卷心菜,也种植玉米,怒江两岸土地稀少,他们不得不在“ 空中”生存。 或许,他们还要往更高处搬迁,抑或是“深入云端”,因为可能在这一段水路修建大坝,为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 在中国国内,这个声称要“建13 座大坝”的计划不仅唤醒了中国的环保意识,还引发了政府内部罕见的公开分歧,这是决策人始料未及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污染严重的国家,怒江是保留原始风貌的河流之一,它流经一个大峡谷地区,全世界独一无二,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去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开批评了怒江项目。 村民不知何处去 2 月初,“之”字型的山间小径沿怒江两岸蜿蜒而上,村民拖曳着修葺房屋的材料拾级而行;而村里的女人在洗头,她们用的水是用沟渠引来的怒江水。他们中的多数人居住在用竹子搭成的棚子里。 胡华申(音)是一位老师,居住在永拉嘎(音)村。他轻手轻脚地走过一个混凝土灌溉渠,在一小片土地前面停了下来。他说这块二十几亩的土地养活着全村 2 0 0 多口人。 胡华申说:“这块土地可能被淹掉,那样的话我们就得往山上搬,可在那里我们能种什么呢?” 怒江项目将迫使5 万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大都是农民,不会讲普通话,他们和几百年前的祖先一样,选择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活。 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移民总是一个痛苦的话题。村民们通常会抱怨官员没有把许诺的赔偿和补贴全部给到位。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一位副主任说:“他们会在附近的城镇得到安置。” 失业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怒江傈傈族自治州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之一,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