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的鉴定和生物学功能讨论中期报告本讨论针对 p53 蛋白关键位点 K120 乙酰化修饰的辅助因子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功能讨论,现将中期讨论进展报告如下:一、实验方法1. 体外乙酰化实验:构建 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表达质粒,转染至 293T 细胞,收获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以鉴定共沉淀蛋白;2. CHIP 实验:采纳 CHIP-PCR 技术对目标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沉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 CHIP-PCR 产物的含量水平,分析与 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的关系;3. 细胞生物学实验:利用靶向基因敲除技术制备敲除 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的稳定细胞株,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实验,分析其对 p53 的影响。二、实验结果1. 体外乙酰化实验:成功构建了 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表达质粒,并经转染后获得相应的共沉淀蛋白,其中包括已知的与p53 功能有关的多种乙酰化修饰酶,如 p300 和 CBP 等。2. CHIP 实验:成功对目标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沉淀,在 PCR 检测后发现,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可以促进目标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验证了其与 p53K120 位点的乙酰化修饰修饰关系。3. 细胞生物学实验:成功制备了敲除 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的稳定细胞株,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辅助因子的敲除会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率,并增加细胞凋亡率,说明该因子对 p53 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三、讨论展望1. 探究 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介导 p53 通路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验证其在 p53 相关疾病中的作用;2. 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讨论该辅助因子的作用网络,发掘潜在的致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 利用 CRISPR-Cas9 等新技术建立体内的疾病模型,深化讨论p53K120 位点乙酰化修饰辅助因子与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