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_第1页
1/9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_第2页
2/9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_第3页
3/9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 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这个成语是贬义词,那么文中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咬文嚼字》。 二、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 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三、研习课文 1、成语的意思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2、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地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