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洋洋中国红 ——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 刘爱昕 红色,作为一种色彩,使人联想到鲜血、火、太阳和朝霞。而在中国民间传统中,大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人们用红色表达喜悦和祝福,用红色来进行自我保护、消灾驱邪。 中国民众对红色的崇尚历史久远,沿着历史的长河,可以追溯到距今 18000 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考古发现,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墓穴里,死者遗骨的周围有用赤铁矿粉撒成的圆圈。学界认为,在这里,使用赤铁矿粉在死者周围撒圆圈决不是无意义的行为,而红色的使用也绝非偶而为之。红色的赤铁矿粉在这里被认为象征着鲜血,而鲜血被认为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周围撒赤铁矿粉,用意是为死者祈求新的生命。红色,在距我们年代久远的山顶洞人这里,已经被赋予上了吉祥的含义。 红色的自然属性使人想到温暖和生命,使人感到它的勃勃生机,最终成为人们表达喜庆和激情的媒介。而红色所象征的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具备极强的阳世之气,足可以压倒鬼怪妖魔的阴邪之气,从而使红色具备了避邪的保护功能。笔者将在下文从几个方面阐述红色如何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表达喜悦的情绪和求吉的愿望。 一、年节中的红色。 中国的年节——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主题色彩即是红色。红色的春联,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红色窗花,红色的灯笼,红色鞭炮,装着压岁钱的红色纸包——红包,红色头绳,红色衣裳。节日中,喜气洋洋的人们与喜气洋洋的红色相互浸染着。 根据传说,春节中的红色最初应是为了避邪。关于过年,民间普遍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远古时候深山老林里有一种怪兽,叫作“年”,面貌狰狞,非常凶恶,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出来吃人。它天黑以后进村,天亮后就返回山林。每到它出来这天,人们便胆战心惊,将这天视为一个吉凶未卜的关口,并称之为“年关”、“过年”。后来人们发现一个驱逐怪兽“年”的办法。“年”害怕见红、火,怕听到响声。于是每到这天家家户户便贴红纸,挂红灯,穿红衣,并燃放爆竹,“年”来了,看见到处都是一片红彤彤的,还听见“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吓得掉头就走了。人们安全度过了这一天,非常高兴,于是每次“年关”都这样做,怪兽“年”就再也不敢来了。因为红色保护了人们的安全,人们就用红色来庆祝“过年”的喜悦。这个传说证实了民间心理所信仰的红色驱邪功能。而春联的实际来历正是与红的这一功能有关。春联是由过去的桃符转变而来的。过年时门上挂桃符曾是一个普遍的习俗。宋代王安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