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首先感谢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给我一个机会,能让我在这神圣的讲台上,谈自己对基础教育的一些看法。感谢王德峰教授、骆玉明教授在百忙中为我的讲演做点评。感谢诸位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听我的发言。谢谢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复旦附中一名普通的教师,整整教了四十年的书,现在六十四岁了,还站在课堂上。在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对中学教学有较深的理解。九十年代初,我发表了一篇题为《还我琅琅书声》的文章,文中写了一首打油诗,说“学生不读书,教师在演戏;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当时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对中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并且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改良。造成了一点社会反响。《中国青年报》冰点新闻以整版篇幅称我为“中国语文教学的叛徒”。杨澜采访我时,问我,这几十年来你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我说最得意的是:一,我这一辈子能做个教师;二,我这一辈子还没有被评到过先进。(一)今天我讲的题目叫《“人”是怎么不见的?》。这个题目是我突然想到的。有一天,我在升旗仪式时,站在台前。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听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我突然想,我们的孩子们,是不是已经站起来了?是不是还在做奴隶?我们的教师,是不是站起来了?是不是还在跪着教书?我们是不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在几乎没有哪一个校长说不要“以人为本”,没有哪一个教师说不要“以人为本”,也没有一个家长说,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人,但是,在实际又是如何呢?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教师郝旭东倒在血泊中了。杀他的是一名16岁的高一男生,他为什么要动刀?事先他花65元买了3把刀带到了学校,他还写下了三百余字“死亡笔记”,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就是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恨国家、恨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我的人生毁在了老师手上。”“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后悔,自从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事业可以改变。”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真是惊呆了!为什么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年,对老师对学校有那么大的仇恨!然而。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为了读书,儿子杀母亲,母亲打死儿子的事屡屡发生,因为反感读书,未成年的孩子自杀的事更是数不胜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教育,然而教育的缺失肯定是原因之一。我只想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自由生长,是让人性升华,是要让人快乐,而我们的教育却给人带来痛苦,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二)是出了问题。有五根绳索捆绑着我们的孩子。(1)第一条绳索是“功利主义驱动”第一条绳索首先是教育目标出了问题,教育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一切由功利主义在驱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巴金曾对文学下过定义,他说,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不妨套用巴老的话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而功利主义最大的危害,正是在于牺牲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他人的爱,专在技能上智力上进行强化训练。教育不能搞功利主义这个道理,其实古今中外有很多哲人,都说得很清楚。一位学者说:大自然造人的时候,只造了人的一半,另一半是靠教育。人的本能中有着一种求知的需求,由教育来完成。教育是为了人更完善。孔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就是说真正的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