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严羽“镜喻论”讨论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严羽“镜喻论”讨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严羽(1893-1958),字仲容,号鉴山,是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之一。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卓越的成就,同时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化理论家。其代表作之一《春秋大义》中提出的“镜喻论”是其文化思想的精华之一。其哲学背景是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之中的“道德”成分,树立良好人生的方向和节操。因此深受当时的文化界和群众的欢迎和推崇。但在当代讨论中,“镜喻论”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深化讨论,有必要系统地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二、讨论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严羽“镜喻论”的讨论,深化挖掘其思想内涵和理论框架,探讨其在当代文化和价值观念建构中的意义和价值。具体内容包括:1. 对“镜喻论”相关概念的分析和探讨。2. 对“镜喻论”的哲学基础进行解读,阐述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3. 对“镜喻论”在文化和价值观念建构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分析其对深化当代文化建设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启示和借鉴。三、讨论方法和框架1. 文献讨论法,对严羽《春秋大义》及其相关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2. 历史讨论法,对严羽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进行考察和分析。3. 哲学思辨法,对严羽“镜喻论”的理论内涵进行阐述和探讨。4. 价值评估法,对“镜喻论”在当代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念建构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四、预期结果和意义1. 系统阐述和分析了严羽“镜喻论”的思想内涵、理论框架和文化价值。2. 深化挖掘严羽“镜喻论”的哲学渊源和价值基础。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 探讨了“镜喻论”在当代文化价值观念建构中的启示和借鉴,为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五、可行性分析1. 文献资料充足,严羽的相关著作及其讨论成果比较丰富。2. 讨论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采纳文献讨论法、历史讨论法、哲学思辨法等多种讨论方法并用。3. 现有讨论成果相对较少,讨论的切入点和角度比较新颖,具备可行性。六、论文创新性1. 对严羽“镜喻论”的讨论和分析比较系统和深化。2. 从哲学、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和探讨,具有创新性。3. 对当代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念建构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