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育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 每 2 个摆一盘,摆一摆。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 这 1 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7÷2=3(盘)……1(个)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 1 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日我们讨论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用一堆小棒摆 。假如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3.假如用这些小棒摆 呢?四、课堂作业作业: 第 64 页练习十四,第 1 题、第 2 题。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教学目标: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13 根小棒,每 4 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