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黄石传统村落为例一、黄石传统村落的发展概况黄石市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在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4200 多年前,黄石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辨识矿山,开采、冶炼、加工矿石,历经秦、汉、两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黄石传统村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黄石宝贵的文化资源。为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从 2012 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截至目前确定公布了五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石市共有 13 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大冶地区有 7 个,阳新地区有 6 个。其中如表 1 所示。除了这 13 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以外,近年来,黄石在对传统村落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又挖掘出了大冶市殷祖镇卫祥港村、阳新县龙港镇朱家山村等 20 个传统村落。如表 2 所示。这些村落中遗留有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牌坊、古井、古渠道、古墓、古树等,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是黄石民间文化的"博物馆”、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二、黄石传统村落的价值(一)历史文化价值首先,一个传统村落就是一座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传统村落记录着黄石先民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场景。比如,从黄石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和宗族记录中可以发现,黄石地区的古村落建筑以徽派、赣派风格为主,表现为以聚落为主要特征的家族组织模式,这种模式跟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息息相关。黄石地处鄂东南,东南紧邻江西省,在移民运动中深受江西文化的影响,使得黄石的乡土建筑、聚族而居的模式与邻省江西的一些传统村落极为相似。在移民过程中,黄石以宗族为单位聚居,一个村落居住一个宗族,并由此逐渐演变为一个个自然村落,一村一姓,宗族观念影响了村落的内部结构。其次,传统村落中的屋舍井衢、楼堂庙宇,以及古桥、古渠、古碑、古墓、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比如,大冶市金湖街办姜桥村的古街商铺颇具特色,其两层阁楼式赣派风格的建筑群,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大冶市大箕铺镇水南湾村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