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1)一、1.如鸣珮环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怅寥廓4.金张藉旧业5.想佳人妆楼颙望6.洪波涌起二、1.哀①悲痛,悲伤。②怜悯,同情。③哀叹。2.爱①喜爱。②爱护。③顾惜,爱惜。④吝惜。⑤舍不得,吝啬。3.安①安定、安稳。②安稳。③安逸、安适。④奉养、安身。⑤习惯、满足于。⑥哪里、哪儿。⑦怎么,哪里。三、1.诗歌赋比兴2.一位伊人的追求者、钦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3.示例①:《蒹葭》中使用双声(蒹葭)、叠字(苍苍、萋萋、采采),以获得声韵上的美感,更好的表达伊人追求者执著的形象;示例②:《蒹葭》采用叠章的语言形式,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首章“苍、霜、方、长、央”,次章“萋、晞、湄、跻、坻”,三章“采、已、涘、右、沚”),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中所饱含的无限情意。四、(一)1.(1)那实际上(2)困苦(3)妨碍(4)空闲、闲暇(5)树根(6)往回看2.B(B项,“业”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三项都为使动用法。)3.(1)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2)况且没有空闲,又用什么使我们生活繁荣、性情安乐呢?4.对比类比官吏治民要顺应民性,应当了解、适应人民的需求,使生产得以发展、生活得以安定(二)1.精神(心理)生理(身体)(意思对即可)。2.对比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性3.D(“实病之所从集也”此句为判断句,“实”在这里为“实在”的意思,“集”后面有省略“于身”,知道这几个方面便能准确地理解此句话的意思。)4.疾(病)神精神(心理)因素对于治病养生有着巨大的作用。(或:如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无怀无惟”,不以病为意,反而有助于把病治好。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参考译文】有一个得了郁积病的客人,龙启瑞去拜访慰问他。见到他昏昏沉沉地坐着,或者仰卧休息,每天能吃三锅饭,吃饭时能把餐具中的食物全吃尽。我说:“你生病了?”客人回答说:“病了。”“那么你得的是什么病?”他回答说:“我苦于肠胃肚子有病而总是上厕所,医生治疗它,三个月不见效,我担忧不知道治病的方法,停下了我的工作学业来治疗,病却越发厉害了。”我叹息说:“唉!我现在才知道你确实病了。先生之所谓肠胃有病,只是饮食冷热(不当)造成的。天地万物生成于精神,保养于精神,所以精神饱满身体就强壮,精神旺盛生命力就旺盛,精神衰弱则会生病,精神散失就会死亡。因此喝了酒的人,躺在悬崖旁边而不至于掉下去,这是因为他的精神健全。一个小孩子,遇到猛虎就折断三尺的草茎打老虎,老虎也不伤害他。为什么?他心里忘了外物(不害怕),那么外物就没有什么能伤害他。现在你没有什么病,但每天以生病为忧,害怕忧虑,实在是疾病得以集于身的原因。你何不早晨起床去轻松散步,夜间舒舒服服睡觉,不胡思乱想,来使你的生活安定?(这样)疾病大概就接近治愈了!”客人说:“好!我要按你的意见办。”试了三天,他的病好了。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2)一、1.水波不兴2.不宜妄自菲薄3.悠然见南山4.三山半落青天外5.青冥浩荡不见底6.猛志固常在二、1.按①考察、查办。②打拍子。2.案①几案、长方形的桌子。②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③通“按”,考察、查办。3.拔①攻占、攻取。②提拔、选拔。③超出、突出。三、1.赋2.BB项,全诗只用了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其他内容都是重复,由此,可看出全诗是通过动词的变换来表现妇女的劳动过程的,B项正确。A项,“被统治者剥削”并没有从诗中体现出来,整首诗是欢快的。C项,“实际意义性较弱”错误,整首诗表现出来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意义重大。D项,同C项,“意义浅显,没什么研究价值”错误。3.妇女在田野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乐的劳动景象。四、(一)1.(1)草野之人的意见(2)责备(3)怜悯(4)要求、责成B(B项,两句中“以”都为连词,表原因,“因为”。A项,前一个“则”为连词,表示接关系,是“就”的意思;后一个“则”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是“却”的意思。C项,前一个“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