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激扬文字——谈时事时人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余水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流,也会有其主旋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当下,为时代鼓与呼,也是高考作文应有之义。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题,贴近时代,高扬主流,直面现实,屡见不鲜。比如年,全国卷 I 所涉及的教育问题,全国卷 II 的语文学习,全国卷 III 的创新与共同发展,北京卷的传统文化魅力,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生活”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浙江卷的虚拟现实讨论,江苏卷的说话与创新等等。这些作文题,各自从主流价值、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进步、道德情感、教育成长、生活矛盾等角度切入,要求考试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发表自己的思考感悟。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时事时人素材的积累,并通过合理适度的训练在写作中运用好这些素材。时事素材的积累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两面关注,分类辨析。两面关注,就是借助影视、书刊等媒体,一方面,关注到社会不同层面的热点、焦点、亮点、难点事件。这些事件,既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消极的,更可以是复杂的、一时难以定论的。这样说来,关注的范围似乎大得无边,令人目不暇接,其实还是有章可循的。这个“章”,一是要围绕社会主流和价值观,可以一致也可以有冲突;二是要着眼于与普通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成长紧密相关的事件,不能离普通人日常生活太遥远也不需要专业的知识来理解,更不牵扯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国内外容易引发对立冲突的敏感问题。比如社会层面的做好事是否该求表扬、“扶不扶”的困境、偷东西的女孩跳楼、黄山的复名问题,民生层面的国人赴日狂买、农民工跪地取钱、快递小哥被打,教科层面的“熊孩子”惹事与“虎爸狼妈”式家教、高中生因手机被劝退、图书馆里的流浪者、“中式教学”在英国,文体层面的凤凰古城取消门票、“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罗琳晒退稿信、贾玲恶搞花木兰等。这些需要关注的事件,涉及到人性人情、道德修养、文化生活、家校教育等,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近,更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另一方面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与自己爱好相关范围的事件。比如对科技感兴趣的,可以多关注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网络技术;喜欢影视的,可以多关注影视制作和上映、演员表演、作品赏析、观众评价;喜欢文学艺术的,可以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及其鉴赏、感兴趣的作者及其创作成绩、感兴趣的传统文艺和民间文艺等等。之所以提出两面关注,完全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