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面授提纲 第一讲(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科学与心理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①管理科学为学校管理心理学提供了管理理论基础;②心理科学的发展为学校管理心理学提供了心理原则与依据;③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见识的实践基础。 二、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学校领导者为事先预定目标、实施管理职能时与被领导者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它包含团体与组织心理、领导心理、教职员工的个体心理、学生心理等。 三、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研究与揭示成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与揭示团体、组织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学校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学(管理概论)和学校管理学、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有: 管理、学校管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理论 第二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一、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即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差异主要是指人们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差异,即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二、气质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人的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上。因此,气质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气质无好坏之分,具有中性的特点;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成就大小;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气质是人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人们在性格上的差异是通过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表现出来的,性格具有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性格类型可分为机能类型、内外倾向型、独立型与顺从型、优越型与自卑型等。性格是人个性特征的核心成分,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 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能力是人最主要的个性特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实际价值,是管理者在实践中量才为用的根本依据。管理者在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