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是 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 供给和需求曲线 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供求曲线,即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国民收入,GDP 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由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指数包括(CPI、PPI、GDP) GDP 的增长率来衡量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物价水平的变动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决定了总需求曲线 劳动市场决定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 短期的国民收入的变动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某国的GNP>GDP,说明 该国公民在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产出-总产出(新增的价值)=要素提供者的收入+企业经营者的收入 GDP 核算 支出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一定时期中生产的价值增值来算 收入法: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算 支出法: GDP=C+I+G+(X —M) C:消费,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和劳务支出。 I:投资,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多余出来的存货价值), 固定资产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G:政府购买支出,包括购买物品和劳务。 (X —M):净出口=出口—进口,就是卖给外国自己获得收入,然后在本国消费自己的产品, 进口则是购买外国产品,自己消费外国产品,肯定这一部分要减掉。 收入法: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 +租 金 +间 接 税 +企业转 移 支付 +折旧 GDP—折旧=GNP(国内生产净值) NDP—间 接 税 —企业转 移 支付 +政府补 贴 =NI(国民收入) NI—企业未 分配 利润 —公司 所得税 —保 险 费+政府转 移 支付 =PI(个人收入) PI—个人所得税 =DPI(个人可 支配 收入) 两 部门 经济(只 有消费者+企业)的收入构 成 S —I 恒 等 式 GDP=NDP=Y = NI 从 支出看 :Y = C+I (即总需求) 从 收入:Y = C+S(收入一个用来消费,剩 下 的用来储 蓄 )(即总供给) 三部门经济(消费者+企业+政府) 从支出:Y=C+I+G 从收入:Y=C+S+T(其中T是政府净税收。T=T0-Tr,就是政府所收获的全部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出去的那部分就是净税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