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一节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当一个人面对心理冲突、挫折、烦恼等心理压力时,会体验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及行为反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多,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挑战。 应激(stress)一词原意是一个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从医学的角度,一般把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心理应激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们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应激水平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有损于身心健康。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心理应激是一个外界环境与机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和应激结果四个部分。 (一) 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的统称,是引发心理应激的原因。根据应激源的不同性质,可分为: 1、 躯体性应激源 指作用于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如高温、 低温、噪音、疼痛、损伤、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等。 2、 心理性应激源 指来自人们头脑的,能引起机体心理失调的某些事件。包括不良的预感、工作压力、人 际矛盾、心理冲突和挫折等。 3、 文化性应激源 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改变所造成的刺激。如迁移异国 他乡、留学、南北迁移、名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不适应等。 4、 社会性应激源 指来自社会方面的刺激因素,如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动、天灾人祸、战争、婚姻家 庭危机、重大生活事件等。 (二) 中介机制 应激源可以是客观事件,如疾病,也可以是个体的主观产物,如不良的预感。刺激物是学习目标 掌握:心理应激的概念;常见的应激源;应激的应对; 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心理护理。 熟悉:心理应激的过程和反应;心身疾病的范围 了解:与心理应激有关的心理障碍 否会使个体产生心理的失衡或不适应的反应,取决于中介机制的作用。中介机制指介于应激源与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中察觉、认知与评价是关键因素。 1 、 觉察 个体是否觉察到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威胁叫做觉察。由于个体对环境的觉察能力会因为性格、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因此,所作出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2 、 认知与评价 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