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 施 “金 三角 ”联 盟 打 造 区 域 旅 游 精 品 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地处大娄山北翼,是渝、川、黔三省市接合部。北距重庆市主城138 公里,西至成都市298 公里,南到贵阳268 公里。行政区域涉及渝、川、黔三省市的江津、合江、赤水、习水四个区(市、县);在资源级别上涉及7 个国家级景区。即: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佛宝国家森林公园、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桫椤自然保护区、国家竹海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保护试验区、习水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概略总面积3000 平方公里,平均植被覆盖率88.24%。 其中森林面积 1200 平方公里(属原始森林80 平方公里), 分布有动植物6000余种。 ‚金三角‛集7 个国家级旅游品牌于一身,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在全世界也极为罕见。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而高质量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地理区位组合成的综合优势,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一、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动因和发展历程 1998 年,江津区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打造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其宗旨是通过加强重庆与四川、贵州的协作,依托三省(市)交界处集中连片的亚热带原始森林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三省(市)四个区(市、县)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力优势、资金优势将四地景区联为一 2 体,共同打造重庆江津四面山——四川合江福宝——贵州赤水、习水生态旅游‚金三角‛,组建国内目前最大的旅游‚航空母舰‛。构想提出后,立即得到重庆市以及合江、赤水、习水三县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1998 年,江津成立了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软课题研究小组。1999 年,江津牵头召开了四区(市、县)协调会。2002 年,江津完成了重庆市科委科技项目‚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在云南迪庆市召开了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等五省区市参加的西部旅游工作会上,明确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发展项目作为2003 至2007 年国家重点投资开发项目,并编制《西部旅游投资规划》一书。与开发‚川、滇、藏香格里拉‛项目同时列入《西部旅游投资规划》重点项目。 2004 年,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分别与原四川省省长、原贵州省省长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书》,加强三省市旅游合作,分别牵头制定‚金三角‛旅游发展规划(江津)、宣传促销方案(四川)和无障碍旅游实施方案(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