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计案例分析辩论资料 正方:审计师向客户同时提供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有利于审计质量 反方:审计师向客户同时提供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有损于审计质量 一、 审计质量基本概念 一、审计质量内涵特征综述 众所周知,会计报表信息迄今为止仍然是资本市场参与者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会计报表的编制者作为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总是有向市场展示其“最佳”财务状况的经济或其他动因,这就使会计报表信息有可能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发生背离,有时甚至是严重的背离(会计报表有错弊或有重大错弊)。而审计服务之所以有价值,在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也就是审计服务的使用者相信通过审计师的审计,可以减少这种错弊,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任程度。换句话说,如果会计报表存在这种错弊,审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并报告这种错弊,发现并报告这种错弊的可能性越大,审计服务的价值就越高,价值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好。 DeAgen lo (1981b)曾将审计质量归纳为“发现”和“报告”会计报表错弊两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具体地说,就是:(1)审计师是否能够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弊(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2)审计师是否能够报告已发现的会计报表错弊(审计质量的独立性特征)。 审计质量由此可以表述为:当会计报表存在错弊时,审计师发现并报告会计报表错弊的联合概率。 审计质量的两个内涵特征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审计师独立性程度的高低可以影响其发现报表错弊的概率,而专业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其对独立性程度的选择。 二、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 当会计报表存在错弊或重大错弊时,审计师能否发现错弊是能否报告错弊的重要前提,可见技术性是构成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审计技术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 1.技术因素。即审计师的专业教育程度、专业技术素养、职业谨慎态度、专业判断能力以及所使用的审计技术方法等等。在审计职业的发展过程中,上述各个方面都长期受到各国审计界的高度重视。审计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审计准则与技术指南的不断完善,各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考试制度等等,无一不是旨在努力提高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审计师发现会计报表错弊的概率。 2.经济因素。即会计师事务所投入审计过程的经济资源。事务所投入审计过程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用于聘请和培训审计师的费用和投入各个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成本。就前者而言,受专业教育越多、技术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