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3 新编中国旅游地理 第八章 宫廷与礼制建筑 1 0 3 第八章 宫廷与礼制建筑 学习目的 了解宫廷建筑的旅游价值;掌握北京故宫的建筑思想和艺术成就;掌握礼制建筑的设计思想及其建筑艺术语言。 主要内容 ●宫廷建筑的旅游价值 ●北京故宫的建筑思想和成就 ●礼制建筑 第一节 宫廷建筑的旅游价值8.1宫廷建筑的旅游价值.ppt 宫廷与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和庙坛等,本是专供帝王君主使用的,是统治权威的象征,为皇家禁地。所以当改朝换代时,此类建筑常随其主人的垮台而湮没,侥幸留存下来的,或被新统治者享用,或被开辟为博物馆。至近代被彻底毁坏者较少,改作博物馆者较多。这是一种进步。这样,原仅供极少数人使用的建筑向民众开放,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它们之所以被人们看重是因为:它们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历史载体”;它们必然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通常它们都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是极有价值的文物。此外,其所在地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在上古时代,由于生产水平所限,正如《礼记》所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季则居曾巢。”即使部落首领亦居茅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称为“明堂”。臣僚则穴居。其生活同一般民众并无明显差别,所以“宫”与“室”二字含义原无区别,均指居住用房屋。但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阶级分化,帝王几乎无不大造宫廷建筑。这虽然有实用功能方面的考虑,但更是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为了满足其穷奢极欲的享受,几乎没有一个帝王不倾举国之力,集域内乃至域外的能工巧匠,聚稀世珍宝,务求其豪华堂皇。主持未央宫建设工程的萧何说得明白:“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甚至从汉代开始,“宫”字竟只能用于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了。故宫廷建筑莫不成为当时建筑之精华,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的设计思想和工艺水平。 所以,已经作为旅游资源的宫廷建筑,无论是北京的故宫,还是法国的凡尔赛宫、罗浮宫,1 0 4 新编中国旅游地理 第八章 宫廷与礼制建筑 1 0 4 泰国王宫,都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点,即使美国白宫,也局部向游人开放。 第二节 北京故宫的建筑思想和成就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规模宏伟的宫廷建筑。秦代即建有以阿房宫为中心的宫廷及其他离宫别馆。据《史记》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代在长安城中先后建有长乐宫、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