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_第1页
1/8
射频识别技术_第2页
2/8
射频识别技术_第3页
3/8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 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可按十年期划分如下: 1940-1950 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 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 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 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 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 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 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0 年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至今,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RFID 工作频率指南和典型应用 不同频段的 RFID 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目前定义 RFID 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 RFID 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感应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一、低频(从 125KHz 到 134KHz) 其实 RFID 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感应器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射频识别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