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实践---《走进春天》 伊山中心小学 邱少艳 【活动目标】 1、围绕语文“走进春天”这一主题,整合音乐、品德与生活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并积累赞美春天的语言。 2、通过阅读、绘画、唱歌、吟诗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丽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与相关学科: 品德与生活、美术、音乐、自然的任课老师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教学有关内容。 2、与学校领导取得联系,恳求他们对活动的支持和关心,并能派出一名电教老师随同全程摄像。 3、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知晓活动的目的、意义 和具 体 操 作,保证孩 子 能充 分 地参 加 活动。 设 计 意 图 : 在 低 年 级 开 展 一 项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 光 靠 语 文 老 师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因而 要 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任 课 老 师 、家长的 积极作用, 以保证活 动 能够 顺利地 开 展 和深入, 取得预期的 效果。 【活动过程】 一、学科整合中感悟 1、利 用 语文课:读春天 ⑴ 重 视 本 组 教材 的阅读: 2 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有关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以教材为切入点,引导感受春天的美丽,积累描写春天的语言。 ⑵ 引导课外材料的阅读: A、阅读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优美词句: 一是老师、家长推荐,把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作品打印分发给每个学生。 二是同学互相交流,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品推荐给自己的同桌、好朋友或同组的同学。 B、阅读方式: 一是学生自由阅读: 学生利用双休日、课余的时间进行阅读。 二是老师辅导阅读: 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老师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词句的意思,还可适当引导学生背诵部分重点段落、词句。 ⑶ 搜集背诵春天的古诗: 请家长协助把春天的诗用毛笔抄在美术纸上,让学生进行配画。拿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共享。 教师有选择的把它汇合成“春天的诗”,贴在“展示台”:“我 会背”栏 目 ,在老师的指 导下 让学生逐 渐 进行背诵积累。 设 计 意 图 : 一 年 级 下 学 期 的 学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