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案例分析 凤岗中心小学 俞锌艳 课堂教学游戏是情景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但是游戏的设计却也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不少教师组织的游戏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在一次小学英语课竞赛中,我用猜物游戏教学水果类生词和句型“I’d like a /an …”。该教师手拿书包对学生说:Look, I have a new bag. Guess, what’s in the bag? 学生猜出了几种水果(banana, apple, orange)后再让学生运用句型“I’d like a /an …”表达。由于该游戏与所学的句型关系不密切,使得游戏的开展十分勉强,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 分析:“猜物”游戏比较适合于生词的呈现和复习,而不适合学习句型“I’d like a /an…” 对策:为了让学生熟悉句型,我先设计一个“传悄悄话”的游戏,然后再让学生做电话购物游戏。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事先准备几张字条(字条上分别写有“I’d like a /an banana /apple /orange…”等句子),然后对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句,并让他/她持有纸 条; 教师让学生一个接 一个悄悄地 把 话传下去 ,每组的最 后一位 学生向 全 班 大 声 汇 报 悄悄话的内 容 。 在学生熟悉了词汇 和句型的基 础 上,教师可 以 让学生两 人一组做打电话游戏或 者 设计情景对话展示 。游戏运用的句型是:Can I help you? /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教材分析: 本节课——《Animals》,是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英语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 1 课时,40 分钟;该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应用语言能力的课。教师为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网址,让学生上网查找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卡片,并用英语给它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来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课文中有关动物的单词和对话句型。由于本课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更丰富的资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可以在网络所营造的生动氛围中进行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有关动物的单词和句型、学会用英语写作并发送电子邮件、熟悉 用搜 索 引擎 查找动物卡片、能用英语口 语表达和表演 小动物、从 学习中体会保 护 动物、保 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