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螺养殖石螺是一种体型比田螺较小的螺类,因为螺壳坚硬而得名石螺,石螺肉质爽脆、味道鲜香甘甜,富含蛋白质等各类营养元素,很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夜宵市场中特别畅销,是一项具有养殖前景的品种,今天小编将石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石螺的习性石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石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 20 弋~28 弋,水温低于 10°C 或高于 30 弋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避寒避暑。当水温超过 40C,石螺即被烫死。二、石螺的繁殖石螺雌雄异体。区别石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石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石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石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石螺为分批产卵,每年 3 月~4 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 100 只~150 只仔螺。三、人工养殖1.养殖水体石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 10 厘米~15 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石螺隐蔽栖息。石螺投放前 10 天,按每亩 50 公斤~100 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 天~4 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石螺摄食。2.种螺放养种螺放养最好在石螺繁殖前期完成。种石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 0.1 公斤~0.5 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 2 倍~3 倍。养殖石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石螺、泥鳅混养方式。3.饲养管理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