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军行》小学语文教案 《参军行》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表达军旅战斗之事。本诗表达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参军行》经典教案设计三篇,渴望能挂念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参军行》经典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借助教材解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或许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参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参军” 板书:参军 第 1 页 共 14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我们从刚学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知道: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最终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参军行》 板书: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参军行》即参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想去唐朝的边塞,领悟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状况吗?如今,我们来学习—————— 3、说说你对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 2 页 共 14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刚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4、老师范读,青——海长——云——暗雪——山——。好,下面我不说了。看看怎么读?谁情愿读给大家听? 5、同学们刚刚在王昌龄的引领下,到唐朝的边塞转了一圈,观看了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画图出示以上地方。 6、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第 3 页 共 14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