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测试及详解文言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专题 (一)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 同“仇”,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 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 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 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 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 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