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技法及考点归纳名 句 一、高考中名句的来源: 1.背诵篇目(基本在古文中)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1997 年高考题)2.非背诵篇目中的名句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训俭示康》,1996 年高考题)3.课外名句(《优化》上有整理的那种)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998)二、命题者的思想导向:(名句的思想内涵)揭示人类社会、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哲理;表现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美好情感三、复习范围:1.最近发的讲义上整理好的2.第一到六册古文背诵篇目中句式整齐或揭示主旨、有一定意义的句子3.平时练习中写错的字要特别注意。 古 文 翻 译一、遵循三条原则:信:忠实原文意思达: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尽量美一些,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二、掌握六种方法:1.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2.扩:把单音字换成双音词俗——庸俗 辱——玷辱、侮辱3.拆: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没有依靠 妻子:妻子儿女4.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代词的指代意)5.删: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可删。如:与其不逊也宁固 “也”为句中停顿,不翻译6.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应把“好事”调到“少年”之前三、四个步骤:1.审:看清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2.切: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一一解释3.连:再把解释好的词连缀成句4.誊: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誊上卷子